芭蕉油,中药名。为芭蕉目、芭蕉科、芭蕉属植物。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常用于热病烦渴,惊风,癫痫,高血压头痛,疔疮痈疽,中耳炎,烫伤。
1 来 源
为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的茎中的汁液。
2 形态特征
植株高2.5-4米。叶片长圆形,长2-3米,宽25-30厘米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不对称,叶面鲜绿色,有光泽;叶柄粗壮,长达30 厘米。花序顶生,下垂;苞片红褐色或紫色;雄花生于花序上部,雌花生于花序下部;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-16朵,排成2列;合生花被片长4-4.5厘米,具5(3+2)齿裂,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,顶端具小尖头。浆果三棱状,长圆形,长5-7厘米,具3-5棱,近无柄,肉质,内具多数种子。种子黑色,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,宽6-8毫米。
3 分布区域
产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。
4 生长环境
生于房前、屋后、山坡等处。
5 采集加工
夏、秋季将近茎根部刺破取流出汁液,用瓶子装好,密封备用。或以嫩茎捣烂绞汁亦可。
6 性 味
味甘,性寒。
7 功 能
清热,止渴,解毒。
8 主 治
热病烦渴,惊风,癫痫,高血压头痛,疔疮痈疽,中耳炎,烫伤。
9 用法用量
内服:50-250ml。外用:适量,搽湖;或滴耳;或含漱。
(长按复制) 免费领取疣病治疗手册